路透:中國擬谷基建撐經濟 緩和貿戰衝擊

即時中國

發布時間: 2018/07/27 18:42

分享:

分享:

中國正面臨中美貿易戰及經濟下行壓力,中國傾向財政政策發力,刺激經濟。路透引述消息報道,中國計劃向基建項目投入更多資金,並放寬對地方政府的借款限制,以緩和貿戰對經濟的衝擊。

路透報道,中國領導層排除強力的刺激政策,以免加劇債務風險。事實上,中國於08至09年推出的4萬億刺激計劃,讓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背上巨大的債務。

報道引述一名向政府提供建議的內部政策人士表示,短期而言,最有效的方式是增加基建投資,「由於貨幣政策效果不彰,我們將讓財政政策在支撐經濟方面起更大的作用」。

在建項目投資或加速

第二位政策內幕人士則表示,中國當局可能會加快財政支出,而且對一些在建項目的投資將加速,將為經濟帶來支撐。

報道引述另一位政策內幕人士稱,中國可加快對停車場和養老院等急需城市設施的支出,而不必選擇大型項目。

至於基建支出規模,熟悉中國政府政策的四名消息人士指出,這將取決於貿易戰的演變情況。這些消息人士參與內部政策討論,但不參加最終的決策過程。

報道指出,近年中國去槓桿,推高了企業借貸成本,並推遲了政府工程項目。受當局收緊投資項目審查以遏制債務風險影響,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增幅,由去年同期的21.1%,驟降至7.3%,並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降至紀錄低位。

不搞「大水漫灌」 免加劇債務風險

周一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指出,要堅持不搞「大水漫灌」式強刺激,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,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,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。

消息稱在建項目的投資可能加速。

會議又指,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,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、工程爛尾,並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。

此外,路透的報道指出,中方上述政策動向,一定程度上有望給人行解圍。目前人行難以向小企業輸送信貸。

而中國削減債務立場有所軟化,近來已經用「結構性去槓桿」,來代替「去槓桿」的措辭,暗示削減債務的舉動放鬆了一些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